十六、为真心英雄喝彩
吴登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残疾人与命运顽强抗争、追求人生完美、体验生活快乐的不屈画面,正是他对美好人生顽强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才最终拥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格力量,成为残疾人心中的偶像,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人的一生如何度过?这既是每个人必须用行动回答的严肃主题,更是每个残疾人不容回避的现实人生。过去的几十年,吴登清抱着“只要精神不残、意志不残、总能闯出一条路”的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走过来,尝尽了残疾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受了人生风风雨雨的种种磨难,靠的是自强不息的信念支撑。
人生的道路短暂又漫长,而残疾人要迈好坚毅、乐观、顽强的每一步,战胜自我,成为人生道路上自强不息的强者,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所作出的努力与付出的代价,超过健康者不知多少倍。他们的成就与贡献自然受到世人的称颂,其中不少著名的残疾人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他们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吴登清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数以万计的残疾人,就医难、升学难、就业难,肌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压抑是不言而喻的。别人想不到,吴登清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吴登清做到了,的确让我们赞佩。众多残疾人最渴望得到的,并不是社会给予他们多大的物质资助,而是一个真正能接受他们、认可他们、给他们以平等机会的社会环境。对于更多的残疾人来说,他们的贫穷并不是因为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而是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平等就业的机遇。关心残疾人、爱护残疾人,有时并不一定要我们捐献什么。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小小的善意,也许就会成为他们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
赞美,朝气蓬勃的真心英雄!
敬礼,自强不息的真心英雄!
站起来,走自己的路!
——记残疾青年吴登清
(1987年7月13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凌震三施苹苹
清晨,艳丽的朝霞给树林和村庄涂上了灿灿的金色。在通往盐城市区的公路上,一位坐着轮椅车的小伙子,急急地向前赶去。他望望那些骑自行车飞快掠过自己身边的年轻人,喘口气,抹去额前渗出的汗珠,又继续奋力向前摇去。他就是盐城市郊区新兴镇古河村25岁的残疾青年吴登清。
这些天,他要从家到公路的那条乡间小道上折腾大半个小时,再渡过一道河,赶20多里路到城里电影公司礼堂,听北京医学专家讲课。
“我是一个不够格的三好学生”
吴登清两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求学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春夏秋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瘫爬往返。他成绩优秀,一直是学习班长……望着一张张红彤彤的奖状,小登清潸然泪下,他哽咽着对老师说:“我只是一个不够格的三好学生啊!”
“我站起来了”
尽管成绩优秀异,考高中时,成为全县的佼佼者,然而,没有哪所学校愿意接受他这样的瘫痪的残疾人。痛苦与失望吞噬着他的心。
“我要站起来!”他忽发奇想,把那90度弯曲的双腿拼命地向前伸着,可是那瘦骨嶙峋的细腿丝毫不听使唤,他用劲地捶胸顿足,放声哭喊“我要站起来,我要站起来!”
他四处寻求良医,封封书信。诉说着自己的愿望,终于,解放军镇江359医院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在截骨手术中,吴登清躺在手术台上,听着锯子砰然作响,他心里反而充满了喜悦。他蓦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长诗,是说一种神鸟在集香木自焚后,重又得到新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热爱新生活。
“我要得到新生了!”他朦朦胧胧地想着,疼得昏死过去,他昏死过去10次,10次又悠悠地醒来。家里人见他瘦得不成人形,心疼得掩面而哭。护士为了减少他的疼痛,劝他注射杜冷丁止痛,他艰难地摇摇头。因为手术前,他已向医生诉说了他的愿望:“我求你们不能再让我的大脑受到丝毫损伤,我求你们手术后不要让我注射和服用止痛药物。”
医生、护士、同房病友见状都泪流满面。鬓发斑白的老军医紧紧抱住他的肩头说:“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有毅力的人,是你救了自己。”
“我要走自己的路”
瘫痪了21年的吴登清站起来了,开始了他的追求。不多久,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在盐城设立了辅导站,吴登清摇着轮椅来谒见他的老师。“你能学得下来?”老师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眼前只有初中文凭的残疾人。“这些课程都比较难,尤其是医古文,晦涩难懂哪!”吴登清郑重地事业了点头,他对站起来的自己更充满了信心。
为了专心学习,他辞去了村里的工作,收起了修钟表的家什,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学期结束时,几张答卷验正了他的努力:《中国哲学思想史概况》90分、《内经》90分。现在他已自学完中医本科八门课程,又瞄准了另一个目标:参加医学课程的自学考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新华社中医中药中国行摄制组:
主题歌:中华大家园,上下五千年,一根银针一把草,益寿又延年。
采得三山药哟,炼成九转丹。神方打造精气神,望闻问切识冷暖。一把老药壶,熬出了真情无限。妙手回春抚慰着五二六个民族花好月圆。
崇拜生命
——江苏名医吴登清
解说:椎肩盘突出症患者,在百姓生活中十分常见,有时仅仅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引发并带来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在江苏盐城一位打工者就经历了一这样的日子——
常付成:我叫常付成,就是从车往下一跳,跪在了地上,起来当时疼了也没当回事,到后来越来越疼,就是腰间盘突出。
解说: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常付成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
常:睡在床上,一想上就冒汗,以后怎么办呢?
解说:常付成的父母都已经60多岁了,还有两个即将上学的孩子,他的疾病,使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全家的生活支出从哪里来?
常(哭诉):就是靠我爸爸卖生姜。
解说:为了治病,常付成四处求医,家里的全部积蓄都花在了医疗费上。然而病情却没有好转,就在他即将放弃希望的时候,无意中得知了当地有一家中医诊所治愈了很多像他这样的患者。
常:我当时打电话给他,告诉我地址,他说,我也生过病,后来我就什么都不说了,我说我就把我交给你了。
吴登清:椎肩盘突出,现在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主要表现就是腰痛或腰腿痛或腿痛,严重的瘫痪在床上,这毛病很痛苦,它的原因就是由于受凉、椎肩盘老化或者扭伤,或者用力过度,这些原因导致发病率比较高,那么我们治疗生要采用中医疗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补肝益肾。
解说:椎肩盘的常见病包括:椎肩盘退化、椎肩盘突出、椎肩盘脱臼等。中医多采用针灸、推拿、拨罐、按摩,内服中药,外贴膏药等手段
治疗此类疾病。
常:开始他给我拿了第一付药,第一付药是十天,我才吃了两三天,我就打电话给他说。怎么没有效果啊?吴医生就告诉我,你要有个过程,你这病严重,要慢慢来,你再等两天,到过了六七天的样子,我感觉到轻松了,药吃完给他打电话,一打电话,他说今天晚上不送来,第二天他就送到了。
解说:当吴登清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屋,给他送药、敷药的时候,常付成惊呆了,他不敢相信,吴医生会亲自到他家来,因为吴医生每送一次药,每走一步路,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价。
常:他第一次给我送药来,他从车子上下来,那心情无法表达,很感激!
解说:在吴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常付成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渐渐好转,笑声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家庭。我感谢,我非常感激吴医生,他说,我给你看好,能让你开车,能做生意,他真给我看好了!我太感谢他了!
解说:这样的场景,吴登清在他近二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不知见了多少次,也就是这些农民,打工者感激的泪水,沉甸甸地落在吴登清心里,支撑着他拄着双拐在行医路上。
吴:两岁的时候,由于生病,使我丧失了行走的权利,我在地上爬行了二十多年,通过治病,我用这双拐站起来了,这双拐陪了我二十年,我从拄双拐开始,就想通过学医,为更多疼痛病人行走不便的病人解除痛苦。
解说:本该拥有幸福童年的吴登清,在疾病的阴影下度日如年,爬行万里的艰辛和曾经对生命的绝望,让他心中重新站起来的愿望与日俱增,在手术室里,吴登清经历了十一次手术,腰部、腹部、双下肢留下了二十多处疤痕,经过三年的治疗,吴登清终于借着双拐站起
来了,也是这段刻苦铭心的经历,让他立志学习中医。
吴:专
解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医疗工作者首次采用针灸代替药物麻醉,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这是我国古老的针灸医学在现代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引起了世界的关注。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随团采访的累斯顿因病,在华接受了针刺麻醉,这种神奇的疗法,让基辛格大感兴趣,雷斯顿也在《纽约时报》上,撰文介绍了他的这段奇遇。
吴:通过针刺麻醉,使我对学习中医有了更深的了解。
解说:1988年,吴登清靠着轮椅从盐城转到京,就读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学成归来的吴登清,开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因为饱尝了无法行走的痛苦,吴登清决心用中医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对于来诊所看病的农民和打工者,吴登清有时分文不取。因为他深知,如果这些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毁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一个家庭的全部。要用最少的钱、最有效的方法、最快的时间让他们重新站起来,挑起家庭的经济负担,是吴登清最大的心愿。为了完成这个心愿,吴登清阅读《本草纲目》等几十部中医学古典名著,抄录数十万笔记,到全国各地拜访上百位老中医,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亲口尝试了上万次药材,反复调试。在骨质增生、关节炎、腰腿痛等慢性病的沼泽中勤奋的跋涉,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专利药品,为近万名患者解除了疾病。
吴:我在八几年的时候,带着轮椅车来到北京,拜访了好多国家级的著名的专家,对我的关怀一直这么多年都没有间断过。
解说:锦旗、感谢信从全国各地地送到吴登清手中,当地政府也将他评委先进科教卫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十大杰出青年和江苏省残疾人自强模范。
董加耕(知名人士):吴登清中医在我们本地来讲,可以说远近闻名,因为他这个典型很难得,从小是残疾,自己受病魔(折磨),还要立志替别人看病,谈何容易呢,必须要花很大的毅力,看书学习,还要拜访老中医为师,这样切合实际加以创新,他的这种精神被我们江苏省评为自强模。我们老一辈,上山下乡这些老同志,也可以说是农业战线上的劳模,而
解说:多年来,吴登清不但克服了自己的身体障碍,轮椅走遍了田野、街头、小巷,送医上门,送药上门,他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与他有同样命运的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并鼓励年轻大学生读书学习,自强自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讲述着这个“苏北张海迪”的故事。
李先亮(作家):他的精神,我们认为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一种延续,对我们年轻的一代,是一种精神动力,一种精神鼓舞和一种精神支撑。
解说:这一年深秋,天气逐渐变冷,吴登清又来到了镇敬老院,这里有十几名孤寡老人,吴登清一直坚持为他们体检义诊,逢年过节,他总是为老人们提前准备好礼品。今年中秋节,吴登清组织了一次“迎中秋话健康”幸福老人游市区活动。让这些有的已经10多年没进城的老人们看看盐城新貌,让老人们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张泽(盐城市残联理事):吴登清医生是一名重度残疾人,是江苏省盐城市的自强模范,多年来他身残志不残,刻苦钻研中医药文化,一心为群众服务,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使我们很受感动。希望吴医生能够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弘扬我国中医药文化、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作出新的贡献。
解说:任何传统文化,总是在发展传承中得以延泽于社会,否则活淹没或成为古董。中医学自创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又有其变化。
吴登清:绵延几千年过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很多情况不一样了。它主要是起指导性作用,不可能生搬硬套,还用过去老办法来治疗现代的病。
解说:中医向来提倡“治未病”,在养生保健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现代人生活条件改善、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寒温颠倒,人们更应当遵循传统医学的理论调养身心,防患于未然。
数千年来,中医就是在不断的传承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吴登清结合自己遇到的疑难病例,和他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和技巧,撰写了30多篇共计几十万字的论文,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抗病疑汤治疗伤肩周炎》获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一等奖,自拟方骨质灵,治疗骨质增生,获国际优秀成果奖。
2004年4月,吴登清应邀参加以“二十一世纪传统医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的国际医药大会,来自世界43个国家、有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250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北京,坐着轮椅的中国青年代表吴登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会代表及中外记者纷纷与吴合影、采访)。
吴登清:我作为一个残疾人,非常愿意把我们在临床上研究的治疗骨质增生的方剂介绍到国外去。
这次来北京开会,看到全世界人民、全世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我们的首都,为了中国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了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和走向世界,这么一个情景,几千人不远万里来到我们中国,主要是来学习,来把文化传播出国门,我感到惊叹,感到自豪。
解说:这次来到北京,还了吴登清另一个心愿,他在妻子王霞的陪同下,第一次登上了长城(国际友人在长城与吴合影交流)。
吴登清:当我登上长城顶峰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遗产,感到应怎样珍惜时间,在我们工作当中,怎样去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把她保留得更好,把她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易经》言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广大中医学者正是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入到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伟大实践中去。
主题曲:良药有百味,酸甜苦辣咸;良医几千家`,妙手德为先。任时光流转,任沧海桑田;任说长道短,任时空变幻。一把老药壶,盛满了医林奇观,中医中药万世流传,吉祥幸福撒向人间。
(监制:周雅楠;策划:先亮朱莎;编导:崔甜;摄影:王艳青;制片人:霍雷)
站立人生(盐城电视台情感树节目解说词)
口导: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情感树,在盐城医学界,拄着双拐的吴登清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在国家和省市医学报刊上发表过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受到医学界知名人士的关注;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凭借自己的坚强毅力,自学中医,被美国传统医学科学院授予传统医学博士学位;如今,他自创的专治跌打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的痛敌膏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的申请公示,即将取得专利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吴登清,去体味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片名:站立人生
片花:
解说: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努力与命运抗争,矢志学医来解决更多人的痛苦。
吴登清同期声:我总是想,一个人活在社会上,总要想办法体现他的价值,为社会做点什么事情。
解说:医海搏击,跻身世界医学殿堂的他,始终不忘用爱心与真情回报四方。
吴登清同期声:和谐社会我想就是从自身做起。
解说:本期《情感树》正在为您讲述轮椅博士吴登清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字幕:2007年10月22日伍佑镇吴登清回访患者
解说:他叫蔡其超,几个月前,一次意外让他双脚骨折。
患者同期声:
解说: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拿不出这么多钱做手术,但是病又不能不治,没办法,他们找到了吴登清的诊所。
蔡其超:当时是替人家盖房子的,角手架断了,然后掉下来。
吴登清:他的两个脚跟骨都断裂,移位。
蔡其超:(医院)专家门诊医生说要开刀。
吴登清:在医院里开刀要花不少钱。
蔡其超:花费资金总在八千左右。
解说:虽然治疗费用很便宜,但效果一点也不差,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又可以照常做农活了。
蔡其超:让他(吴登清)看,看了以后,他说先贴膏药,贴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十五天。
吴登清同期声:后来在这边贴膏药,现在目前能生活自理了。
蔡其超同期声:在这个地方花八百五十元钱。
吴登清同期声:才一个多月时间,非常好的。
送药底声:有时候外面有点肿是啊,我送点膏药给你贴贴。好的好的。按时按点的贴,就这样贴贴吧。谢谢,谢谢。不用谢,肿的地方贴贴吧,按时贴,好啊,嗯。
解说:从一个双下肢瘫痪的病人转变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吴登清付出的又何止是汗水与血泪。
解说:幼时的吴登清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醒来,吴登清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母亲刘文芬同期声:从小一个人睡觉,他在外面睡觉的,大人不在家,后来抱回来就浑身滚烫发热,不肯吃,后来哄他睡觉,到第二天就不能爬了,手和脚很软,也不能坐。
解说:直到10岁那年,吴登清再也抑制不住对上学的渴望,扯着
母亲的衣角要上学。
母亲刘文芬同期声:两只手拽着脚,这只手把脚往前一拎,屁股从地上一抹,另一只手把脚往前一拎,屁股从地上一抹,屁股上都有这么厚的老茧,裤子给他订的很厚。
解说:1979年初中升学考试,刻苦勤奋的吴登清以全优的成绩远超录取分数线,但身体的残疾让他没能跨进高中的门槛。沉重的打击没有击垮他,时值中国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在盐城招生,吴登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吴登清母亲同期声:他日夜不睡觉,家里人看电视,他和我们商量电视声音小一点,帮我把房门关起来,他说我要学习呢,懂啊,晚上在月光下面学,早上天没亮就起来学了,后来才把医生给学出来。
给病人治病的声:直起来,腰直起来,哎呀,滚烫。烫人是啊,舒服。来,你的腿过来。不碍事,不要紧。烫人是啊,一定要烫,不要紧的,就要烫了效果才好呢。几天能剥下来啊,啊。要多长时间能剥下来啊?十天。洗澡剥下来然后再贴上去,这个简单呢,你看很滑啊。
解说:学有所成的吴登清回到盐城后,在残联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开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并在当地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病人让吴登清的生活越来越充实,也对他的医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吴登清妻子王霞同期声:我家到处是书,床不像个床,像个小书房一样,我有时候经常和他发脾气呢,床头这边也是书,那边也是书,四个床头全堆的书,他说,我为什么要堆书呢,因为我拿书不方便,如果放在书橱里,拿起来不方便,这样随手可以翻,随手可以看,只要有时间他就看书。
解说:由于吴登清在中医学领域的贡献,1997年,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授予他传统医学博士学位。十几年来,吴登清先后医治了几万名患者,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多外地的患者也不远千里前来求医,这一面面锦旗就是他行医生涯的最好见证。
吴登清同期声:在苏台经贸洽谈会前夕,台湾《盐城月刊》的总编薛鸿钧老人,在一家酒店上厕所的时候,由于没有助便器,蹲下来起不来了,后来发现得早,有人把他拉起来,起来就不能行走。后来他通过打听就到我门诊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的行程安排的比较紧张,还有好多活动、好多事情要他做,(一般)老人恢复应该不是太快,但是膏药贴上去两天之后,老人就恢复了行动自由。
解说:康复后的薛鸿钧老人对吴登清手到病除的医术赞赏不已,回到台湾以后,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
片花:
解说: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努力与命运抗争,矢志学医来解决更多人的痛苦。
吴登清同期声:我总是想,一个人活在社会上,总要想办法体现他的价值,为社会做点什么事情。
解说:医海搏击,跻身世界医学殿堂的他,始终不忘用爱心与真情回报四方。
吴登清同期声:和谐社会我想就是从自身做起。
解说:本期《情感树》正在为您讲述轮椅博士吴登清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解说:如果说,学业的成功是吴登清生命中的一道彩虹的话,那么对信念的追求才是他人生的整个春天。
吴登清同期声:作为一名党员,我这里是亭湖区党员示范岗,如何做?怎么做?首先本职工作要做好,技术精益求精,对老百姓要真诚服务,把技术做好为更多的人治病,为他们提供方便,早日解除痛苦。
解说:为了这个美好愿望的实现,吴登清参阅《本草纲目》等几十种中医学古典名著,抄录数十万字一手资料,走访和信访上百名老中医,收集民间偏方几十种,终于研制出了医治跌打损伤、颈椎病、腰椎病、风湿、内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新药“痛敌膏”。该药即将获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认证。
妻子同期声:一般人家晚上休息是八、九点钟,他正常睡觉要到十点半,他每天要和病人电话(联系),我家里以前一部电话,现在两部电话和病人沟通,一个问你目前的病情怎么样,第二个就是你服药了吗?服药的过程,服药有什么反应?病情有多大好转?为什么没有好转?解说:吴登清的成长融进了全社会的无穷关爱和支持。滴水之恩当以
涌泉相报,从诊所开办至今,他和妻子一直关心着新兴镇敬老院的几十位老人。
吴登清和妻子同期:就是每年中秋节、春节去看看孤寡老人,给他们买点礼啊,去看看他们,给他们一些温暖,一些安慰。孤寡老人他自己没有儿女,他就把我们当着他自己子女一样。从内心讲还是比较快乐,老人快乐也是我的快乐。他(孤寡老人)非常高兴,他高兴的时候我们也感觉到高兴。
解说:2007年中秋节前夕,吴登清和妻子带着敬老院所有的老人游览了盐城市区。这一天,是老人们难忘的一天,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吴登清夫妇,带他们感受到了盐城这十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吴登清同期声:我把敬老院的老人以及社会上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带到市区看看盐城的新面貌,迎接十七大。其中有两个老人讲,我已经十五年没到盐城市区了,不知道盐城变化这么大,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好。当时很感动,都流下了眼泪,我也很感动。
解说:虽然是凭着自己的良心为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吴登清也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
吴登清同期声:也有人想不通,吴登清现在发财了,致富了,要出名了。我说,要出名19年前,我是一身债务的时候去看望老人,我也是为了出名吗?
解说:在吴登清的心中,他一直有一个愿望。
吴登清同期声:我真诚的希望社会上一些企业家,一些有钱的老板,都能献出一点爱心,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解说:不单是对敬老院的老人,平时遇到军烈属、五保户这些特殊人群到他的诊所看病,他都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一把。
四人同期声:军人在部队保家卫国,他们的家属在家里面,军人的父母有什么困难,到我这里来,我也是非常热情的。有的病人几乎不收费,就是收费也收个成本费,这个是肯定的,一般老弱病残,这些人都是社会弱势群体,碰到这方面的人,我们力所能及地,能把他们早点看好就早点看好,一个在费用上给他们减免,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收任何费用,尽快尽早地让他们恢复健康,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的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很深地影响我。
解说:对于那些普通的患者,吴登清也是尽心尽力,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患者来了,他都及时帮他们解除痛苦。
吴登清和老太同期声:伍佑一个老太太,洗澡的时候,晚上跌下来了,到
解说:由于老人已是七十九岁高龄,来回不方便,自从回家以后就一直没有消息。吴登清有点放心不下,今天,特地上门回访,看看老人恢复情况怎么样。
同期声:早上贴起来的中午走路腿疼就好些了,这两天如果我路走的多,就好象骨头转了一下,不象以前那么疼了。以前一走非常疼,你家姐姐和我说的,要效果好些,我说给你药上加重些,能早点(康复)膀子现在能动到什么程度膀子这个样子,能够到头了,也能抓筷子了。解说:随着2008年8月8日的临近,奥运成为每一位中国人的向往与期盼。吴登清也不例外,他所期盼的是能够为中国健儿赠送他研制出来的痛敌膏,看到受伤的运动员贴上痛敌膏后重新走上竞技场勇夺金牌、为国争光,将是吴登清最大的荣幸与收获。
吴登清同期声:奥运会在中国召开也有这个机遇
我想如果有这个途径,或者方便的话,把我的膏药提供给运动员,他们多拿金牌为祖国争光。
MTV:谁说你平凡
谁说你普通
谁说你不懂得生命多贵重
好美我的姐妹好棒我的弟兄
你用一言一行架起了人门彩虹
感动就行动
别让热血又冰冻
一步一步走向英雄的队伍中
感动就行动
把爱的种子播种
让心更近人更亲情更浓
感动就行动
就让激情如潮涌
一步一步走进英雄的队伍中
感动就行动
把爱的快乐传送
明天你会以我为荣
结束语:吴登清凭借他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从病人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我们在为他庆幸的同时,不要忘记他为之而付出的艰辛。从他别样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吴登清成功的不易。好,感谢收看本期情感树,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苏北张海迪”
——记省“自强不息先进个人”吴登清
陆东明颜中一(1996年5月19日《盐阜大众报》一版)
今年5月12日,被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誉为“苏北张海迪”的新兴镇古河村农民吴登清,又获得了“自强不息先进个人”荣誉。
他,爬行近一万公里,以门门全优的成绩读完小学、初中。
他,历时3年,动了10次手术,终于借助双拐站立起来。
他,靠轮椅从盐城辗转到京城就读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毕业证书。
他潜心研制治疗骨质增生病的药“骨质灵”方剂,在今年3月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得国际优秀成果奖。
一
今年34岁的吴登清曾有过欢乐的童年。但在他呀呀学语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完全瘫痪。10那年,他看着小伙伴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扯着妈妈的衣角请求:“妈妈,我也要上学。”望儿子那残弱的身体,妈妈流下了两行心酸的泪。
然而,儿子那执拗的目光终于打动了慈母心。那天,小登清背着妈妈亲手缝的书包,屁股着地,用手抓住两只细弱无力的脚,一步一步地向学校挪去。数九寒天,寒风剌骨,生满冻疮的屁股一触到坚硬的地面,就疼得心颤;盛夏时节,暑气逼人,又红又肿的臀部磨破了,露出鲜红的嫩肉,一步一个血印;阴雨雪天,他头顶一件旧衣服,地泥水里吃力地挪着。从小学到初中的7年里,他从未缺过一堂课,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望着一张张红彤彤的奖状,小登清和妈妈流下喜悦的泪水。
在1979年考高中时,小登清以3门功课271分的高分成为郊区的佼佼者,然而,谁也不愿意接受他这样严重瘫痪的残疾人。痛苦和失望吞噬着他的心。
“我要站起来!”小登清放声哭喊。然而,双亲只能无可奈何地安慰儿子。小登清不服输,他靠长满厚茧的双手抗挣。
吴登清终于当上了村部的文书,听电话、抄表格,一个月有了15元的收入。闲下来,他又捧起书本,自学修理钟表。小登清天资聪颖,几个月工夫,就成了熟练的钟表修理匠,两年多时间,积蓄了一笔治病的钱。于是,亲人解放军驻镇江359医院向他伸出了援手。
二
19岁那年,父亲将吴登清送到镇江后,一步三回头地回队里挣赖以维持全家生存的“工分”了。为了不麻烦同室病友,吴登清总是少喝水,首次手术后,他回家做双腿功能锻炼,麻木的双腿不听使唤,他在床头上端装上滑轮,塑料绳一头系着脚,一头抓在手,侧身睡在床上,吸气拽绳抬腿,呼气松绳着地。一次、两次,累了,他把一尺见方的方桌摆上床,为乡邻修理钟表,为下次手术积攒医药费。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做了10次手术,腰部、腹部和腿部留下了20多条刀痕。由于腿部肌肉萎缩,要用腰肌代替臀肌;为了固定双脚,脚踝上被穿上了筷子粗的钢丝,两端各吊上重重点铁块;为了矫正畸形,要进行3次截骨,让其重新组合。每次手术他都疼得昏死过去。
“我的肢体已经残缺,不能再让大脑受到丝毫损伤。我求你们手术后不要为我注射和服用止痛药。”医生惊讶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从他脸上那坚决的神情中,医生相信了。手术后,刻骨的痛疼袭扰着他,豆大的汗珠沿着额头落下来,浸湿了枕头。经过整整10次20刀手术,历时3年的吴登清终于能拄双拐蹒跚移步了。他兴奋无比,一个劲地大喊:“我站起来了!”
三
1985年春天,瘫痪了21年的吴登清站起来了,开始了他的追求。正值报纸上登载着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招生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他一头扎进了书中,夜阑人静,疏影轻移,吴登清窗前的灯光依然闪烁。为了攻下医古文,他先啃起了古汉语,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下了一大摞。妈妈心疼自己多难的儿子,刚想劝他休息,可是望着他那专注的神情,又悄然离去———
学期结束时,一张张考卷检验了他的实绩:《内经》90分、《医古文》90分———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1988年夏,吴登清喜从天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光明中医函大在北京的理论提高班向他招手。手轮车伴着他千里迢迢来到梦牵魂绕的首都,他一股劲地在医海畅游。1989年7月毕业典礼上,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亲自将优秀学员证书和奖品送到吴登清手中,还热情地称他为“苏北张海迪”。
京城的又一次“充电”,使吴登清变得格外聪睿智了。回家后,他在郊区新兴龙桥开办了市光明中医诊所。他凭借中、西医结合的原理,在骨质增生、关节炎、腰腿痛等慢性病的“沼泽”中跋涉。经过理论的实践的合理“碰撞”,击出神奇的“火花”。1990年秋,阜宁县陈良乡前湾村身体硬铮的夏士礼,陡患骨质增生,在床上一躺就是七个半月。经多处诊治均无效果,吴登清为其开出10帖“骨质灵”方剂,不足一个月痛疼全无,并行走如常。仍在乡粮管所卸货的夏士礼,如今已成了吴登清的“红娘”,到今年5月14日,经他和他的“徒弟”先后介绍前来诊治的同类患者已有120人。
几年来,吴登清治疗患者5万多人,他曾用15剂中药使射阳县特庸乡光华村袁恒凤走下卧躺几年的病床,恢复了劳动;他还使有着7年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生活来能自上而下是的秦南镇仇红芳重获人生幸福,得到了美满的小家庭。近万名患者服用了吴登清潜心研制、让治骨质增生病的“骨质灵“方剂,治愈率达80%,有效率达90%以上,被众多患者誉为“神药”。在今年3月26日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他的“骨质灵”获得了国际优秀成果奖。
“编外军医”拥军情
【解说】2011年4月1日,看似平凡的日子,但是对医学博士吴登清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今天是他50岁的生日。此时此刻,陪伴在他身边,不仅仅有他的亲朋好友,还有许多远道而来的曾被吴登清医治过的病人,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情,送上真挚的祝福,而在诸多道祝福中,有两份特殊的礼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就是从盐城走出的共和国将军周克玉给吴登清的亲笔题字和朱文泉将军的慰问信。【吴登清同期声】周将军朱将军都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他们为国家为国防事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成为上将,也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也是我们心中的楷模,他们也知道我,作为一个残疾人,为家乡住地部队服务,为老百姓服务,做出了一些事情,所以他能给我题词我很感动,对我的过去所作所为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今后事业发展的一种鼓励。
【解说词】周克玉将军和朱文泉将军平日公务繁忙,能够记得远在盐城的吴登清的生日,一定有他特殊的原因。通过对知情人士的走访,我们了解到,早在数年前,盐城市爱心大使吴登清拥军优属的感人事迹就已经在驻盐官兵当中传播开来。
【吴登清同期声】我一直向往军人,我也想当兵,可惜就是说很早的时候就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说虽然做不了军人,但是为军人服务,为军烈属或者的退伍军人,或者现役军人,边防部队边防哨所的军人服务,我感到义不容辞的,因为他们远离家乡到我们盐城来,保护滩涂,保护盐城一方的平安,做出他们的贡献,我为他们做一些服务,也是义不容辞的也是理所当然。
【解说词】由于曾经怀有一份绿色的梦想,吴登清在遇到军人前来就诊时,总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因为他知道,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我们的子弟兵才能更好地投入训练,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保家卫国、维护地方稳定、支援地方建设的重任,而我们盐阜人民从战争时期就有光荣的拥军传统,这种军民鱼水情的巩固也需要自己贡献一份力量。
【吴登清同期声】他们知道我在颈椎关节炎腰腿痛,他们在训练当中碰伤了扭伤了,就找我来弄点膏药贴一贴,或者是理疗理疗,这是很正常很多的,我呢也是尽其所能,为他们服务,有时候也跟他们交流交流,让他们安心为我们盐城这方热土做好服务,他们也很开心。
【解说词】怀着对解放军的崇敬,也带着对子弟兵的关爱,吴登清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坚持亲自上门为子弟兵上门就诊。他的这一举动深深感染了驻盐官兵们,而他个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也成为了官兵们传颂的佳话。
【吴登清同期声】有时候我们受边防部队的官兵或者预备役团的官兵,去为他们做一些人生价值人生观的交流进行演讲谈心,这个也是比较多的,他们也比较开心。
【盐城市公安局边防支队徐慕华】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成长为医学博士,再加上是一个残疾人士,真的十分不容易,后来我就把他的事迹整理了一下,向领导做了一个汇报,领导认为确实非常好,然后我就和
【解说词】每一次报告,吴登清都用心准备,用情讲述;而官兵们也是听得认真,听得投入。每当吴登清走入军营,战士们都会用他们最高涨的热情欢迎这位人生导师,并且从他的身上获得前进的信心与奋斗的力量。
【盐城市公安局边防支队士兵】两条腿都不方便,能跑到我们四楼不容易,我们心里特别感动,他给我们讲的每一句话,都很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说他身体有点儿毛病,当不了兵,这可能他一辈子都完成不了,这个愿望他实现不了,但是他可以通过在思想上要求自己,尽量地完善自己,所以说我们通过他这种精神,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里好好地发展自己。
【吴登清同期声】我一辈子做不了军人,这是最大的遗憾,所以说为军人服务,我感到在心灵上有所安慰,也是一种弥补,我虽然做不了军人,但是我能为军人服务,也很开心,那么有时候,称我为编外军医。
【解说词】编外军医,对于这位中医博士来说,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虽然这份荣誉与地位和金钱无关,虽然这份荣誉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称呼,可吴登清却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岗位,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处处以一名军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吴登清同期声】从医这么多年来,我认为做一个医生不容易,首先要有职业道德,要做善事,做有良心的事情,要对病人尊重,要爱病人,另外呢就是说,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要有高超的技术,来解决病人的问题。
【解说词】一心想着病人,一切为了病人。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接受过无数次手术的吴登清深切地体会到病人疾患之苦,因此,在行医时,吴登清一丝不苟,望闻问切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找准病因、对症施治。近三十年中,吴登清尝遍千味药,研制出了疗效奇特的专利膏药,医治病患上万人。多少个不眠之夜,吴登清为了钻研医术、研究新药挑灯夜读,不辞劳苦。
【吴登清同期声】我有六年时间春节都没有休息了,为什么呢,就是外地打工的回到盐城,他要来配药疗理,就是说疲劳的劳伤的这些情况,他就初一来了,你只好为他服务,他就初二来了,你也要把他事情做好,我呢做事不马虎,就是每个人来找我看病,我是认真的,但是病人要配合恢复得怎么样,我希望大家要理解,有的十几年的毛病,要一下子就调理好,那也是有难度的,有的毛病一生成就比较重,要治疗的话,确实有个过程。
【解说词】在吴登清的字典里,早就没有了“休假”二字。他知道,自己哪怕休息半天,都会有病人在他的诊所门口苦苦等待。一批病人治好了,一批新的病人又纷至沓来。就这样每天劳碌,吴登清的双鬓以悄然生出了银丝,而他的敬业和执着的精神却一如从前,从未改变。
【吴登清同期声】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去生活,就是去回报社会,用我的最大能力来为社会服务,这是我一直都这么做的,所以说呢,我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是我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实事求是说,作为一个残疾人,能有自己的工作场所,有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看着病人通过我们的治疗恢复健康,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解说词】作为一名残疾人,吴登清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常说,没有政府、社会和广大市民给予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就没有自己的今天。胸怀感恩、回报社会是他一以贯之的理念和行为。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激发更多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朋友找回自信、实现价值,身为盐城市人大代表的吴登清积极建言献策,关注残疾人群体的进步与发展。
【吴登清同期声】盐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们提出关注特教工作,引起了我们市人大市政府各教育部门相关领导重视,把这个建议专门做到研究落实,现在这个仁安小学特教学校正常招生,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残疾人技术人才。
【解说词】吴登清的先进事迹不仅仅在盐城被传为佳话,随着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吴登清的故事也被带到了全国各地。2010年,经过网友们的投票,吴登清光荣地入选“中国好人榜”
【吴登清同期声】这个是中央文明委中央文明网评的,我们地方上可能是老百姓推荐,但是它经过网上投票,但是我不清楚,最后他们通知我说有这么回事。
【解说词】现在,吴登清每天依旧在门诊上忙碌着,为病人就诊、为患者解痛。而军营里的官兵们的健康仍是他心中的牵挂。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抽出时间,去军营里为子弟兵们服务。于是,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产生了。
【吴登清同期声】对驻盐官兵我们马上准备形成制度化,拿出各计划,根据他们的需求,定期地在节假日或者在建军节劳动节或者国庆节,定点的或者说不放假,利用节假日走进军营,走进哨所,去为他们做一些咨询,做一些健康讲座。
【盐城市公安局边防支队徐慕华】我们部队开展爱兵教育以后,就是作为我们负责宣传这一块的,所以我就想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对我们新战士做一些教育,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伍动机,尽早地实现从地方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
【解说词】时光荏苒,转眼间,吴登清迎来了自己的天命之年。站在人生的时光阶梯上,回望过去半个世纪自己与病魔抗争、自学中医救死扶伤的点点滴滴,吴登清感慨万千。50岁,对于吴登清来说,是生命一段新的旅程,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继续努力,奋斗不息。
【吴登清同期声】本身中药是我们国宝,如何为中医中药(发展)尽自己的所能把它做好,但是经过我们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像这个外治的方法,患者容易接受,我想把这个膏药发扬光大,省内外甚至全国各地患者服务,为更多的人服务,真正体现出我们人生的价值。
【解说词】这就是吴登清,一位坚强的生命战士,他心怀百姓,情系军营,用自己残缺的身躯实现了让全社会敬仰的人生价值。他不是军人,却有着一个军人应有的坚毅品格和不屈斗志。我们衷心希望吴登清,这位编外军医,能够为我们的子弟兵、为我们最可爱的人治愈伤痛,并且激励他们一往无前,拥抱自己的美好青春和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