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人用土圭量日影,
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中国古代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如《礼记·月令》:“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说夏至到了,人们可以割鹿角了,
自然界的蝉儿开始鸣叫了,半夏、木槿也开始开花了。
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一首《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养生要点
夏至心静自然凉,晚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
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着装。
夏至阳气最旺,生要注意保护阳气。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
不要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如果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调,对身体不利。
夏至时节人体出汗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
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夏季炎热,宜晚睡早起,夏至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以养阳为主。合理安排午休时间,
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适当的运动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避免强度过大。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
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宜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