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详情>>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热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冬病夏治采用药物内服和穴位敷贴的治疗方...详情>>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详情>>
今天2月3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详情>>
全身入药话南瓜 发布时间:2020-04-11点击次数:134次
南瓜又名麦瓜、番瓜、饭瓜、金冬瓜、倭瓜,原产中国、印度和美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南瓜青果作菜,热果作粮;营养丰富,甘甜适口,食用价值高。它的种子、茎、叶和花等均...[详细]
厨房里的中药:豆豉 发布时间:2020-04-11点击次数:208次
豆豉,又名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豆豉在我国自古入药,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处方名淡豆豉、香豆豉、炒...[详细]
中医养生话生姜 发布时间:2020-04-11点击次数:136次
姜,是日常生活中厨房必备的调味品。食用姜的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如孔子有个饮食习惯即“不撤姜食”;民间也不少有关姜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详细]
药食两用话葛根 发布时间:2020-04-10点击次数:323次
葛根作为药食两用的保健品逐渐为我们熟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产品有葛根粉、葛根片、葛根茶等。那么,葛根究竟来自什么植物?它的保健功效究竟如何呢?葛根,为豆科植物藤...[详细]
健脾祛湿的“养生豆” 发布时间:2020-04-10点击次数:136次
俗语说,“夏季吃豆胜吃肉”,中医认为,大多数豆子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有利于去除夏季积在人体内的湿气。绿豆:清热解暑绿豆味道甘甜、性寒,能清热解暑、消肿...[详细]
谷肉果菜 合和食之 发布时间:2020-04-08点击次数:219次
《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日常饮食,通过粮食、果品、动物肉食、蔬菜的滋养,同时要...[详细]
鱼肉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0-04-08点击次数:485次
鱼肉好吃也可入药孟子曰:鱼与熊掌不可得焉,舍鱼而取熊掌也!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人对于鱼这种食物是很重视的。鱼是最易得的肉用食物,营养同样十分丰富。《说文...[详细]
韭菜的中医饮食宜忌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186次
韭菜是传统的蔬菜之一,韭菜子又是一味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中药。《山海经》中就有关于韭菜的记载,汉朝就出现了温室种韭菜,北宋时已有韭黄种植的记载。韭菜有&ldqu...[详细]
过敏人群不宜吃茼蒿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706次
茼蒿是菊科植物蒿子秆和茼蒿的茎叶。由于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蓬蒿菜、蒿菜。茼蒿又称“皇帝菜”,在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有了此名。茼蒿貌不...[详细]
春季食用春笋的好处与禁忌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116次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春笋也代表着一种生机勃勃,我们经常说像雨后春笋一样,形容事物的蓬勃发展的...[详细]
春食野菜安为先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98次
随着天气日渐转暖,在万物复苏中户外的野菜也在旺盛生长。吃野菜虽然听着新鲜、绿色,但要保证安全、放心,还是大意不得,尤其针对孩子。 对于春季吃野菜,民间素有&ldq...[详细]
三月茵陈四月蒿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182次
茵陈,俗称柏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广布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每年春季采收,以质嫩和香气浓郁者为佳。茵陈的药用价值极高,清热利湿退黄疸是其主要功能。《...[详细]
养护心脏 多吃坚果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224次
心脏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是导致许多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多年来,专家们在研究吃哪些东西有利于我们的心脏健康。研究表明,坚果类食物,不仅是平时休闲的零食,...[详细]
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的优势 发布时间:2020-04-07点击次数:115次
俗话说: “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常见的慢性病有...[详细]
清明插柳戴柳能防疫 发布时间:2020-04-04点击次数:106次
中国人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一日为三大鬼节,是百鬼频频出没,索讨钱财之时。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详细]
清明节户外习俗 发布时间:2020-04-04点击次数:131次
清明之语在夏代已有,原指大禹治水后既清且明,天下太平。汉时成为节令之一,古称“三月节”,表示天气明朗,万物滋长。汉代《淮南子·天文训篇》说:&ld...[详细]
清明时节多饮菊花茶 发布时间:2020-04-04点击次数:80次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1、菊花的功...[详细]
【中医养生】节气之清明 发布时间:2020-04-04点击次数:114次
2020年4月4日为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浓郁地烘托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氛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清明来临...[详细]
春季四月 多吃橘子好处多 发布时间:2020-03-28点击次数:94次
橘子的全身,都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日华子本草》说橘子能止渴、开胃、顺气;《医林纂要》又说它能除烦、醒酒。橘子含有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比...[详细]
春季湿气重 谨防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3-25点击次数:103次
进入了春季,天气逐渐转暖,万物生机萌发。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里下河地区雨水充沛,早晚温差大、湿度高,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因此也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病、骨关节炎的易...[详细]
【中医养生】节气之冬至 发布时间:2016-12-23点击次数:257次
冬至,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从汉代以来,这一天都会举行庆贺仪式,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从冬至之日起,进入数...[详细]
【中医养生】冬季如何煲款养生汤 发布时间:2016-12-23点击次数:212次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详细]
天冷,须注意“面瘫来袭” 发布时间:2016-12-23点击次数:223次
气愈渐寒冷,气温逐渐下降,极易发生面瘫。中医认为,风属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而人头面部属于阳位,当出现一侧面部活动不灵、不能闭目、口眼歪斜、喝水漏水、鼓腮漏...[详细]
中医话生姜 发布时间:2016-12-06点击次数:453次
姜,是日常生活中厨房必备的调味品。食用姜的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如孔子有个饮食习惯即“不撤姜食”;民间也不少有关姜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详细]
中医养生养什么?如何养? 发布时间:2016-12-06点击次数:212次
中医方面来讲,养生其实就是养身和养心,就是形神兼养。现代人由于生存压力、工作压力,很多人处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不能有效调整情绪与心态,无法做到“志意安和...[详细]